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政协要闻>

凝心聚力促发展 履职尽责谱新篇

——梅州市政协工作综述

更新时间:2021-07-02 作者:梅州政协 点击:920

(2021年1月31日至2月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梅州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梅城召开)

三十三载栉风沐雨,春华秋实。自1988年成立以来,历届市政协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强大合力。

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梅州市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提升政协履职的能力、质量和实效,为推动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发展发挥了独特优势、作出了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坚持党的领导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形成了理论中心组领学、主席会议集体学、常委会议专题学、委员培训集中学、座谈会研讨学的学习格局。特别是今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市政协机关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前往梅县革命烈士陵园、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党组书记、主席戚优华带头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与所在支部党员一起接受思想洗礼、一起开展党性锻炼,带动形成学思践悟、细照笃行的学习氛围。

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作为履职的中心环节,把“两支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扎实开展“书香政协”建设,依托大专院校开办委员履职能力培训班,邀请市政协委员、党史专家作“四史”专题辅导,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和履职培训,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积极创新委员队伍管理,创设委员工作室,推动委员队伍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我市委员工作室建设经验先后多次在全国政协和省政协作交流介绍。

坚持聚焦中心 扎实提高建言资政质量

注重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建立健全全体会议整体协商、常委会议专题议政、主席会议重点协商和专委会对口协商,以及专题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恳谈协商、书面协商、远程协商等常态化、规范化协商平台。今年,市政协常委会把“持续抓好科技创新和动能转换,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作为专题议政课题,通过组织委员、专家深入调研、精准建言,为疫情条件下企业实现创新发展,加快梅州实体经济发展发挥政协独特优势。

坚持把调研视察作为建言资政的重要抓手,先后围绕生态文明建设、“5311”绿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公共卫生队伍和防控能力建设、科技创新等事关梅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献计出力,一批委员意见建议转化为具体的政策举措,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政协“人才库”“智囊团”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戚优华主席到任后,深入各县(市、区)全面调研梅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协工作,组织委员、专家认真研究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相关政策,围绕市委“六争六补”“123456”思路举措,科学制定和实施市政协党组工作要点和协商工作计划,为梅州“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样本贡献智慧和力量。

坚持问题导向 不断增强民主监督实效

不断加强和改进民主监督工作,围绕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发展、十件民生实事、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红色旅游等方面,积极开展视察监督、提案办理监督、专项监督等形式多样的民主监督活动,切实提高政协民主监督实效。

充分发挥政协民主监督作用,推荐委员担任特约监察员、行风评议员、教育督导员,组织委员参加听证和督查督办活动,行使民主监督权力,促进部门作风转变。把《关于进一步打通市人民医院“生命通道”的建议》作为提案“回头看”项目,跟踪督办梅江区新峰路建设,最终促成了这条人民群众期盼已久的“民心路”顺利贯通。

类似上面的事例还有很多。今年,市政协进一步创新民主监督形式,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政协民主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紧密结合,持续深入开展监督活动,引导广大委员继续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继续贡献政协力量。

坚持团结民主 广泛凝聚发展强大合力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人才荟萃、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深入开展联谊活动,汇聚推动梅州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积极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适合外地委员履职的新形式,充分利用“数字政协”、委员微信群、“委员之家”网络议政平台等渠道,加强与外地委员、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交流联谊,推送梅州发展情况,及时收集他们的意见建议,引导港澳委员和深圳、广州等外地委员大力宣传推介梅州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为梅州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助力梅州实施“三好一正”“三进一出”工程,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充分发挥政协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组织征编了一批文史作品,大力挖掘梅州深厚的人文底蕴,增进文化认同,传承客家文化、华侨文化、红色文化、足球文化。目前,市政协正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认真征编各县(市、区)申报原中央苏区县史料,在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中凝聚人心、激励民心。

(市政协组织机关党员到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开展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推动全市政协工作迈上新台阶。”3月17日下午,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戚优华在市政协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作出全面部署。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政协迅速行动、周密组织,构建政协领导带头学、机关干部深入学、政协委员实践学的学习格局,通过集中动员、班子成员讲专题党课、邀请政协委员作“四史”专题辅导报告、现场教学、观看红色影视作品、“打造书香政协·悦读红色经典”支部读书沙龙活动等方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已组织相关活动23场次,参与委员、党员干部职工2000多人次。

在梅县革命烈士陵园、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内,市政协机关全体党员列队而立,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默哀并致鞠躬礼。在一次次缅怀革命先烈,接受思想洗礼中,党员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入党初心,勇担职责使命,永葆共产党员政治本色,以昂扬姿态投入本职工作中。

在梅县区锭子桥社区,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市政协机关党员干部职工正在动手清扫街边垃圾杂物,消除卫生死角,同时向沿街商铺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相关政策,引导门前车辆有序停放,提升市民环境卫生文明意识。一排梅花树郁郁葱葱,环绕在党建文化广场周边,不少群众正在广场上读报、纳凉、锻炼身体。说起这个党建文化广场,周围群众都交口称赞。这是今年市政协机关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投入10万余元为挂钩的梅县区锭子桥社区办的又一件民生实事。“我们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双报到’社区党组织号召开展的各类志愿活动,以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向党的生日献礼。”市政协机关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接下来,市政协将继续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依托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主题党日、党员(委员)活动小组等载体,不断丰富学习形式,努力学出政协特色、答好政协答卷。

(位于梅县区梅南镇的“梅州政协连心桥” )

人民政协为人民 汇聚合力办实事

“为人民群众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是人民政协的应有之举。”市政协牢固树立“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不断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扎实履行政协职能,真正做到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暖民心。近年来,市政协每年筹资1亿多元,用于扶贫济困、修路种树、兴教助学等慈善公益事业,先后打造“政协和谐林”、委员爱心之家、送医送药、送法下乡等民生品牌,为梅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位于梅县区梅南镇的“梅州政协连心桥”就是市政协履职为民的生动体现。2019年,市政协倡议发动政协委员为革命老区梅南镇捐资建设“梅州政协连心桥”,得到广大政协委员、机关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响应、踊跃参与,短短五个月筹集1300多万元。项目从获批到动工仅花三个月时间,实现当年谋划、当年筹资、当年动工,并于2020年国庆前夕建成通车,市委书记陈敏、市长张爱军等市领导出席通车仪式,梅南老区人民把连心桥誉为脱贫奔康的富裕桥、幸福桥。

“一枝一叶总关情。”市政协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为增进民生福祉所作出的努力不胜枚举:主动参与精准脱贫攻坚战,先后筹集1500多万元为市政协办公室挂钩联系的大埔县青溪镇青华村实施文体活动中心、农田水圳改造、村主干道加铺沥青等一批帮扶项目,青华村于2019年提前一年成功退出相对贫困村行列,市政协办驻青华村工作队获得“全省2016—2018年脱贫攻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2020年度第三批第二期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郭江源同志获得“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疫情防控期间,广泛发动广大委员主动捐款捐物,共筹集价值1200多万元的资金物资支持抗击疫情,彰显了新时代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责任担当;今年以来,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先后投入近25万元支持梅县区锭子桥社区、大埔县高陂镇代富村、市直属机关幼儿园等完善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展现了人民政协深厚的为民情怀,得到群众的高度好评。

“民之所盼,履职所向。”市政协充分发挥社情民意“直通车”作用,发动政协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反映群众呼声,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特别是今年以来,委员们提交的《关于依法调整我市计划生育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范围的建议》《关于科学规划种植木棉树的建议》等一批社情民意信息,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推动解决了一批社会关注、群众期盼的问题,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委员在身边、身边有委员。

政协委员谈今昔:

第七届梅州市政协委员李凯顺:把梅州打造成“中国铜箔之都”

梅州的铜箔产业具备一定的基础,产能达到4万吨左右,占到国内每年总需求的十分之一左右,但产业链体系不够完善,难以形成聚集效应。经过前期充分调研后,在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上,李凯顺等4位政协委员郑重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充分发挥电子产业优势,把梅州打造成“中国铜箔之都”的建议》,建议梅州加大铜箔类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注重引进上下游企业,建设好铜箔国家级检测中心,加强相关人才培养,把铜箔产业做大做强。

提案一经提出,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市成功举办了中国电子铜箔行业年会暨梅州市铜箔产业大会,邀请行业内的院士、专家、学者以及知名企业代表为梅州铜箔产业发展开方把脉。今年初,我市又将“打造有影响力的‘中国铜箔之都’”写进了《梅州市铜箔-高端印制电路板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1-2025年)》。“过去梅州的铜箔产业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政协这个平台进行发声,市委、市政府从善如流、目光长远、举措有力,梅州铜箔产业大有可为。我觉得梅州有能力也有条件,通过5年乃至更长期的努力,让铜箔产业产能规模、技术水平走在全国前列,高端化成效显著,产业生态完善,产业迈上中高端新台阶。”李凯顺满怀期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