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委员风采>

记广东省五华县政协委员黄浪泉

更新时间:2011-08-25 作者:市政协 点击:5419

愧受殊荣蒙厚意  当图新绩报隆情

 

 [黄浪泉简介]黄浪泉,男,汉族,广东省五华县河东镇万华村人。1963年2月出生,文化程度大专,机械工程师。现任广东省五华县第八届政协委员、广东省五华县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兴宁华顺瓷土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梅州市安全协会副会长。

采访黄浪泉委员是在他家的客厅里进行的。作为人民政协报的专业记者,接触过很多企业家,尤是各级政协委员中的成功企业家。能象黄浪泉这样给我留下如此深刻印象的却不多。四十出头的黄浪泉个子不高,平头,穿着也很随便,如果你不看他开着的新款宝马,根本不会相信他是一个颇具实力的成功实业家,他质朴得如同一个地地道道的山村野夫。他脸上除了事业成功人士特有的自信以外,让你感受到的只有诚信、稳重和务实。他很随和,完全没有“老板”的那种架子。

他很健谈,也很坦率,用纯正的客家话与记者交流,让人倍感亲切。他那淡定沉稳的风度,慈眉善目的神态,思维敏捷的谈吐,一见面就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黄浪泉刚过不惑之年,却已是一个功成业就的实业家,他在广州拥有房地产、大型的挖掘机配件公司,2006年又投资6000在梅州开办“兴宁华顺瓷土开发有限公司”。

见面之前,在县政协工作的朋友就告诉记者:在黄浪泉身边,人们愿意听他讲话,不掏心的话他不讲;人们愿意看他做事,不付出心血和韧劲因而不见成效的事他不做;人们愿意与他合作谋事,他的为人处事正应了那句客家老话:“一片真心可对天”。

和黄浪泉交流,他谈得最多的,不是现在的成功,而是过去那不平凡的经历。

童年的艰苦磨难,对黄浪泉来说已是淡远的云烟,记忆是那样缥缈,当思绪泛起时,又是那样的真切。

1963年,黄浪泉出生在五华县河东镇油田万华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父亲叫黄瑞成,是位老实巴交的农民,育下黄浪泉兄弟姐妹八个。在粤东贫困山区的五华,父亲要养活八个孩子,生活的困顿可想而知。偏偏油田是五华最贫穷边远的山区,村里山多地少,土地贫瘠,收成很不好,每月一个劳动力只能分到30多斤的谷子,勤劳的父母终日劳碌,也只能勉强养家糊口。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读小学的时,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七的黄浪泉便能帮着父母干些地头活和家务,上山砍柴,帮忙拉扯年幼的妹妹。也许是生活艰难的缘故,黄浪泉在学校读书时特别用功,门门功课都很优秀,老师对这样的学生自然是宠爱有加。

1978年,父母好不容易供黄浪泉上完了初中,虽然他报考高中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但为了维持家计和供年幼的妹妹上学,黄浪泉只得放弃继续上高中的机会,回家帮助种田了。

黄浪泉在万华这个偏远小山村一呆就是七年。这七年中,黄浪泉也象村里年长的父辈们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居生活,但不同的是,他认识到家乡闭塞所带来的贫穷和痛苦,并一直在思索和探求改变自己人生命运的突破口,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冲出这个闭塞落后的小山村,凭能力和胆识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村里逐渐有一些人走出山门出外打工创业,甚至有的出去收废品,自然,这些先行者也有挣了钱风风光光地回来盖楼置产的。

出去收废品也比猫在这贫穷落后的山旯旮里强!这是经过无数不眠之夜苦苦思索后黄浪泉和妻子说的一句话。

1985年春节刚过,怀着出外创业谋幸福的黄浪泉也和村里的其他年轻人一样,告别父母和妻子儿女,身上揣着东拼西凑来的数百元钱踏上了往广州的路途。

来到广州后黄浪泉找到的第一份工便是收废品,每天起早摸黑,骑车穿小街过小巷,一天下来挣不了几个钱,要靠这份活挣大钱改变自己的生活,只是个遥远的梦想。但这三年的时间,磨炼了黄浪泉不怕困难,吃苦耐劳,奋力拼搏的意志和刚毅的性格,这为他以后克服创业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为今后的事业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黄浪泉看到一些朋友销售五金螺丝挣了钱,他想,自己家乡县城也有一家专门生产螺丝的厂子,各种规格的五金螺丝在市场上销路很好,而且自己在广州的这几年也结识了不少这方面有销售经验的朋友,改行转营五金螺丝配件售销也许能挣到一些。

说干就干。第二天黄浪泉便把废品店盘给了朋友,打起铺盖回县城螺丝厂组织货源,干起了五金螺丝销售生意。而且,由于黄浪泉的诚信和憨厚为人赢得了客户的信任,生意竟然越做越红火。

1991年,建筑市场迅猛发展,销售五金螺丝积累了一定经验和资金的黄浪泉敏锐地看到挖掘机配件市场前景看好。于是他又快人一步在广州开办了挖掘机械的配件销售业务。

1993年,羽翼渐丰的黄浪泉在广州开办了“乐华挖掘机械配件公司”,专营挖掘机械配件的销售和进出口贸易及挖掘机械出租,生意一直做到中东和东南亚等国家。随着业务迅速发展,资金也日渐殷实的黄浪泉,又把创业目光投向地产市场,在广州投资购置地皮兴建楼房门店出租。

2006年,黄浪泉怀着报效家乡的赤子之心,决定回家乡梅州创业。在当地市、县有关领导的引荐下,他瞄准当地丰富的瓷土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投资6000多万元在梅州兴宁创办“兴宁华顺瓷土开发有限公司”。公司位于广东兴宁市径南镇黄坑村的落湖里,矿区面积3.13平方公里,瓷土资源蕴量丰富。然而,矿区的山林涉及当地千家万户的农户,取得矿山的开采证后,为做好农户的思想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使企业能顺利投产,黄浪泉一连200多个日日夜夜把自己扎在大山里面,挨家挨户上门做农户的说服工作,以其诚恳、敦厚和实打实的五华客家人秉性,获得当地群众的支持,在短短的半年里,使700多户农户都同意将山地租赁给公司开矿办企业。

公司顺利投产后,黄浪泉深知安全生产重如泰山,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规规范矿山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安全生产管理,严格依照规范组织生产,保证企业依法依规安全生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黄浪泉以其秉承的艰苦创业精神,在事业上开创了一条成功之路。但他非常谦恭,把自己事业的成功归功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好环境。因此,他对政府和社会常怀感恩之心,常告诫自己富了不忘国家和社会。他把关心和支持家乡的建设,作为责无旁贷的事。创业成功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制约家乡父老生产生活发展的交通困难,捐资拓宽家乡的村道,解决了家乡行路难。也许是因为自己年幼时贫困无法上学的缘故,他对家乡孩子的教育带来更是情有独钟,不惜捐资修建家乡破败的学校,使母校的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而且,多年来他坚持每年拿出10多万元用于家乡的扶贫济困。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黄浪泉先后为家乡道路、学校、扶贫济困捐助善款近200万元。

黄浪泉的义举在家乡父老中有口皆碑,2006年,五华县政协、县人大换届时,他众望所归,脱颖而出,同时被推选为县政协八届委员会委员和当选县十三届人大代表,这在当地是少有的。

黄浪泉以其独特的风格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创业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家庭生活中,他也有其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他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他在创业之中从未忘记自己对“家”的责任。没有忘记客家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他对90多岁高龄父母的孝顺是远近出了名的,对孩子的学习和教育也从不懈怠,不论事业多忙,工作多累,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关心过问孩子的学习、生活。为了孩子们的成长,他把四个孩子送到国家重点中学——江苏启东读书。而孩子们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均以优异的成绩先后考上国家重点高中、大学并到海外留学深造。当记者问他为何这样舍得教育投入时,他笑着说“对孩子的成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作为县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黄浪泉十分珍惜党委、政府和人民给予自己的崇高荣誉,主动承担社会赋予的光荣使命。他踊跃参加政协和人大组织的各项活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政议政,时刻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撰写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积极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建诤言、献良策。

“愧受殊荣蒙厚意,当图新绩报隆情”是黄浪泉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且他也是以这句话作为自己的铭言,以此规范鞭策自己。

在采访结束时,我们是这样评价黄浪泉的:他不仅是位成功的企业家,更是位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他艰苦创业,为富当仁,积极回报社会。作为企业家,他是成功的,作为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他是称职的,作为具体的一个人,他是“大写”的。他奋斗的人生之路,特别是他敢为人先的开拓进取精神,将激励更多的后来者,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家乡的繁荣昌盛奋力前行。(人民政协报记者   朱兵)